
從1947年最早期的繪畫作品 "Femme Maison" 開始,,並沿著古根漢五層螺旋型走道的展廳,按創作年序盤旋而上,就好像被邀請進入 Louise Bourgeios 的內心世界,愈鑽愈深, 愈看愈感動,愈震撼。
她大部分的作品都和她陳舊且珍貴的記憶緊緊的連系著, 如同嬰孩需要透過臍帶從母體吸取養份和愛。記憶這東西可能是不可靠的,但Louise Bourgeios說: "I need my memoires, they are my documents”。是次展覽讓我們細讀了一個從充滿創傷記憶的小孩到精力旺盛的老人家的人生故事,她的作品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背叛、復仇、孤獨、痛苦、焦慮、迷惑、攻擊有關,在不同的時期,她會用上不同的材料、形式和手法來反覆地探討相同的命題,她一生就被這些命題迷著了。

導賞耳機裡播著她親自講述創作靈感的來源,她說: “My childhood has never lost its magic, it has never lost its mystery, and it has never lost its drama.” 。這句話直鑽進心裡。「靜安」裡面的鏡子舞、兒時記憶、我的天才夢,就是這些了! 對於張愛玲,童年的記憶實在是為她自己找來治療創傷的良方妙藥,找尋自圓其說的解釋。
"回憶永遠是惆悵。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 張愛玲語錄
觀看Louise Bourgeois 在古根漢的網上展覽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