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美與感動 - 在紐約 Guggenheim 看 Louise Bourgeois 作品回顧展

6月至9月期間,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展出當代重要的女藝術家 Louise Bourgeois 的作品回顧展,展出從1947年直到現在的作品。已經96歲的高齡的她仍然充滿旺盛的創作力,既感性亦剛強,繼續進行創作, 無論在哪一個階段和時期,她的作品都比當代的更當代、前衞的更前衞。

從1947年最早期的繪畫作品 "Femme Maison" 開始,,並沿著古根漢五層螺旋型走道的展廳,按創作年序盤旋而上,就好像被邀請進入 Louise Bourgeios 的內心世界,愈鑽愈深, 愈看愈感動,愈震撼。



她大部分的作品都和她陳舊且珍貴的記憶緊緊的連系著, 如同嬰孩需要透過臍帶從母體吸取養份和愛。記憶這東西可能是不可靠的,但Louise Bourgeios說: "I need my memoires, they are my documents”。是次展覽讓我們細讀了一個從充滿創傷記憶的小孩到精力旺盛的老人家的人生故事,她的作品總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背叛、復仇、孤獨、痛苦、焦慮、迷惑、攻擊有關,在不同的時期,她會用上不同的材料、形式和手法來反覆地探討相同的命題,她一生就被這些命題迷著了。

她很多的作品都給我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件名為 Arch of Hysteria 的雕塑作品 (1993),就令我駐足研究和欣賞了很久。作品靈感源於藝術家對於生理、心理和情緒的層面上所受到的痛苦和恐懼的表達。19世紀,法國神經病學醫生在發表有關臨床觀察其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病人的報告裡提到,病人在病發時會做出拱背動作 (hysterical arch),這時肌肉是處於強烈抽縮的狀態,而導致下肢癱瘓和不動。同時,亦是情緒極度高漲的狀態。Louise Bourgeois 不單製造了一個正處於 斯底里狀態,極為脆弱的身體,更有趣的是從天花板懸掛下來的竟然是一個男性身體的雕塑。Louise Bourgeois要透過作品去打破一直以來傳統社會制度裡,女性被視為性慾對象、弱者等的錯誤的觀念。

導賞耳機裡播著她親自講述創作靈感的來源,她說: “My childhood has never lost its magic, it has never lost its mystery, and it has never lost its drama.” 。這句話直鑽進心裡。「靜安」裡面的鏡子舞、兒時記憶、我的天才夢,就是這些了! 對於張愛玲,童年的記憶實在是為她自己找來治療創傷的良方妙藥,找尋自圓其說的解釋。

"回憶永遠是惆悵。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 張愛玲語錄
觀看Louise Bourgeois 在古根漢的網上展覽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