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期待看到.......

今年澳門藝術節都有不少合我心水的節目,但我最想看的印度古典舞《摩希尼亞妲》門票一早已經售罄,點解要安排在盧家大屋演出呢,地方細,可容納的觀眾又少,希望神賜給我一張票就好了。昨日在澳日就看到了以下一篇有關印度舞的介紹:

偉大的鄰邦——藝術節印度古典舞《摩希尼亞妲》
一千多年前,印度佛教曾經吸引玄奘與衆多哲人去留學取經。回憶起上世紀初,第一位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亞洲人是印度的泰戈爾,第一位得諾貝爾物理奬的亞洲人是印度的喇曼。昨日知悉,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求職最大的“攔路虎”便是印度考官。原來全世界龐大的中產階層中,無論數量和高位,印度的後人遠遠超乎“龍的傳人”……在這樣的概念中,本屆藝術節,我們將迎來印度古典舞《摩希尼亞妲》。

倘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印度古典舞是如此的絢爛。她那自成一體的風格、健全而深邃的美感、完整而精緻的模式、豐富而撼人的視像,可以肯定,絕不輸給世界上任何的舞種。 看印度電影總有舞蹈的場面。可是到了印度方知原來電影中的歌舞只不過是印度傳統文化中的皮毛而已。就舞蹈而言,印度的舞蹈文化,基本上由三部分構成:一、古典舞,是雅文化的結晶;二、民間舞,是土文化的瑰寶;三、流行舞蹈,就如銀幕所見,只是俗文化的產物。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流行着一個詞語,就是“接軌”。通常說和外國接軌指的是制度或硬體,可我覺得重要的是觀念的接軌,“舞蹈”便是一例。“舞蹈”在漢文化的傳承中曾經斷了香火,經過重建,如今“舞蹈”給中國人的觀念是:美麗年輕的演員,特異非凡的技巧,壯觀的場面,奇異的燈光佈景。舞蹈純為張揚或宣傳,免不了夜總會的格局。可是在印度,“舞蹈”卻有另外的涵意。例如在中國,舞蹈家要搞一台獨舞晚會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在印度卻完全不同,所有舞蹈演員,若無能力舉辦個人專場就根本稱不上舞蹈家(將在藝術節上表演的姬絲蘭就是印度著名的獨舞家)。她們不講究豪華的包裝,“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更令我們驚訝的是,舞蹈演員的成熟期幾乎都在四十歲左右。原來印度人說的“實力”是對文化涵義的理解和覺悟。她們認為只靠年輕美貌取悅於人,反而凸顯文化根基不紮實,形成不了厚重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韻味。“舞蹈”一詞在印度的涵義,是完全承擔着“文化”二字的重負。在“接軌”中,我們再一次醒悟到漢文化的不足和看清了努力的方向。

要說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印度舞就好比是中國菜,都是從傳統中走出來,又都在同一體系中分化成既同源又各具特徵的諸多派系,從而形成目前色香味俱佳且能滿足當代人們的需要。 印度,我們偉大的鄰邦,與中國同樣古老的國家,擁有與中國一樣悠久而富於張力的文化傳統,又擁有與中國一樣燦爛而獨特的文化體系。今天,我們偉大的鄰邦和中國一樣,抖落身上的塵埃,昂起頭顱、挺起胸膛,滿懷信心地邁步前進。

第十九屆澳門藝術節節目印度古典舞《摩希尼亞妲》將於5月9至12日晚上八時於盧家大屋演出。--徐煥華

沒有留言: